【关注】用科普反击谣言推动食安建设
- 发布时间:2019-09-23
- 阅读量:
- 作者:胡可璐
- 来源:食品界
- 责任编辑:食品界
- 分享到:
8月7日,2019中国食品辟谣与科普论坛在北京举办。本次论坛以“破除网络谣言、共建科普食育”为主题,旨在共同探讨如何深入治理食品谣言,传播权威科学知识,积极开展食育科普,真正从源头入手,引导公众走出食品安全认知误区。食品行业各领域专家、学者、企业代表等近200人出席论坛,论道“辟谣”与“科普”。
用科普反击谣言
在网络社交媒体环境下,谣言传播逐渐呈现碎片化、煽情化、故事化和放射性的特征,加剧了防控谣言传播的复杂性。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副主任周展科在论坛上表示,网络谣言治理进入了新阶段,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,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对谣言及时研判,及时查证,权威辟谣,有效排解群众顾虑,把维护群众权益落到实处。
周展科认为,加强网络辟谣工作应坚持四个方向。一是坚持正确导向;二是坚持人民为本;三是坚持内容为要;四是坚持守正创新。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,增强辟谣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,用科学严谨的内容,以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,不断提升辟谣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,对谣言进行有力回击,最大力度消除谣言恶劣影响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在致辞中表示,食品安全关系到民生福祉和社会和谐,共建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。首先,应该加强食品安全领域正面信息的宣传,积极披露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监管信息,净化食品安全谣言产生的土壤,同时通过搭建媒体平台,加大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宣讲力度,提高公众科学素养,增强辨别和抵御谣言的能力。
“此外,要做强大数据挖据应用,特别是社交媒体要加强技术创新,综合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,建立网络食品安全谣言的制度监测、筛选、确认,以及处置的机制。做成能够及时发现、及时处置、及时辟谣的闭环系统,让公众了解食品谣言,进而提升辨别谣言的能力。”高延敏说。
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应急与评估处处长方晓华认为,有效地治理食品安全谣言,首先要用正确的知识对谣言进行快速反击;同时,还要在辟谣后主动开展正面宣传,传播普及科学的食品安全知识,让谣言止于真相。近年来,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,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谣言治理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据监测,今年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继续稳步向好,正面舆情占比高达69%。
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副主任付诚表示,破除食品谣言,增强消费信心,有利于推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,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。商务部积极探索物联网等技术,会同相关部门建设覆盖全国城乡的“重要产品追溯体系”,目前已先后开展了肉菜、中药材和酒类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,建成由点到面、由单一产品到多品种交织的追溯网络。追溯品种包括猪牛羊鸡肉、500多种蔬菜、1240种水果以及近1000种水产,初步形成了辐射全国、连接城乡的信息化追溯网络。在拉动消费、促进居民安全放心消费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。
辟谣机制创新推动食品安全建设
新形势下,如何真正从源头入手,将谣言治理落到实处?康师傅控股中国区董事长杨乾辉在发言中提到,提高公众科学素养,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是抵御食品谣言的有效方式。如何将食安知识成果、食安健康理念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带给大众是一项挑战,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。康师傅秉持对食安问题零容忍的态度,公司成立了食安管理团队,创建了产品追溯系统。同时,企业连续多年举办食安月宣传活动,通过持续强化全员的食安意识,履行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承诺。
近年来,涉盐谣言屡禁不绝,有关国产食盐对人体有害的各类谣言周期性传播,在论坛、博客、微博和朋友圈中大肆炒作。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云表示,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,亚铁氰化钾均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,主要用作抗结剂来使用,使用亚铁氰化钾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。
“作为企业,中盐将苦练内功,全力保障食盐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,同时敢于向谣言‘亮剑’,积极争取政府和媒体的支持,共同抵制网络食品谣言,共同捍卫好食品行业的清朗空间。”王云说。
新华网总裁助理、产经中心总经理徐明伟指出,食育科普是粉碎谣言的有力武器。只有让科学、理性、真实、权威的声音真正跑赢谣传,才能有效减弱、遏制其传播和危害。今年,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在研判食品谣言、发布辟谣信息的基础上,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科普创新工作,将联合相关协会开展中国食育工程传播计划,普及科学权威的饮食营养知识,以“吃”的实践培养良好饮食习惯,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。
近年来,随着短视频的兴起,食品谣言出现了呈现方式视觉化、传播路径社交化等很多新的特点。论坛上,新华网产经中心总编辑段世文作了《中国食品辟谣联盟2018-2019年工作报告》。他指出,食品谣言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视频形式传播,比文字谣言更具蛊惑力。因此,对应的科普辟谣机制也要跟上节奏。
段世文介绍,联盟定期发布食品辟谣信息、举办论坛搭建交流平台同时加强沟通促进自身建设,在各部门各单位的支持下取得了一些成绩。数据统计显示,2018-2019年度,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共发布原创权威辟谣信息30余篇,联盟网站发布及转发相关食品科普信息累计1500余条。
“我们对食盐中含亚铁氰化钾、大蒜炝锅致癌等谣言进行了及时的辟谣,辟谣内容得到了很好的传播,对遏制谣言起到了较大的作用。”段世文说。
为应对辟谣工作出现的新变化,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科普创新工作,今年7月,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与相关高校、专业机构、腾讯微视建立合作机制,推出我是“食安守护人”——食品辟谣与科普短视频征集评选系列活动,通过拍摄科普宣传片、短视频等方式,实现食品辟谣内容的多媒体传播,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形式向公众普及科普知识。此次论坛上播放了相关优秀作品,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。
据了解,中国食品辟谣联盟(CFRA)是2015年8月在原农业部、中央网信办、原食药监总局、原质检总局支持下,由新华网联合食品行业协会、研究机构及行业工作者共同发起成立。成立以来,联盟持续打击食品谣言,为肃清网络食品谣言尽职尽力,同时着力研究谣言形成传播的社会机理,探索面向食品安全信息传播领域各相关方的自律机制,努力为创新网络社会治理模式积累经验。
- 上一篇:【关注】美国对茶叶征税 不利国不利民
- 下一篇:【关注】即时配送布局机场外卖
- 关注
- 产经
- 案例
- 人物
- 内幕
- 文化
-
>
【人物】中小企业怎样“
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的中小企业迅速发展,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占据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。2017年的统计数据...
-
>
【人物】不断“清零”才
知道易胜华律师,是通过他著的《别在异乡哭泣——一个律师的成长手记》一书。从书中,记者对他个人如何成长为一名律师以及在办案过...
-
>
【人物】写漂漂亮亮的中
“庞中华”三个字,很早以前记者就听说过,那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他的硬笔书法大潮席卷中华大地。记得,还在上小学时,老师便给...
-
>
【人物】持续完善监管机
近年来,安徽省淮北市着力打造绿色食品产业,明确把食品工业作为最具成长性、最有潜力的重点产业来抓,努力把淮北市打造成为黄淮海...
-
>
【人物】身有彩凤双飞翼
知道“孙云晓”这个名字,是因为他那篇轰动全国的报告文学《夏令营中的较量》。文中讲述了中日少年在夏令营中的不同表现,由此引发...
-
>
【内幕】特大制售假酒包
近日,重庆市公安局发布消息,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,重庆警方会同甘肃、新疆、浙江、湖北等省市公安机关,侦破公安部督办“8.06”特大制售假酒包装材...
-
>
【内幕】谁为两大曲奇“
“皇冠丹麦曲奇”和“丹麦蓝罐曲奇”两家曲奇巨头公司近日又有了新纷争。5月13日,“皇冠丹麦曲奇”方以不正当竞争为由,将“丹麦蓝罐曲奇”产品的...
-
>
【内幕】承德露露商标侵
“无论《备忘录》和《补充备忘录》最终被判是否有效力,都不对本案构成影响。两份备忘录涉及公章伪造和后期补盖的问题,从内容上来看,也不包含本...
-
>
【内幕】甜蜜素:摄入量
甜蜜素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的合法添加剂,但坊间一直流传着摄取过量甜蜜素会有致癌、致畸、损害肾功能等副作用。近日,某白酒品牌中被检测出了含有甜...
-
>
【内幕】聊聊那些“茶事
入门级的茶友一般是见不得茶叶有梗的。绿茶确实茶梗很少,因为绿茶采摘时讲究的是鲜嫩,嫩茶叶自然没有梗。 但对于乌龙茶、普洱茶、黑茶而言,在采...
-
>
【品味】《死亡的故事》
编者按 读完本书,你一定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,仿佛重温了好多经典大片:《盗梦空间》《寻梦环游记》《飞屋环游记》《生命之树》《星际穿越》《阿...
-
>
【品味】《极简健康蔬果
编者按 风靡日本、欧美的极简蔬果汁,低热量、零负担、无添加,健康又美味。这期小编推荐的这本书将打破蔬果汁只能冷饮的固有观念,本书独家收录多...
-
>
【品味】筷子二三事
筷子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餐具,虽然简简单单但又体现人的生存智慧,虽然平平常常但又在生活中不可或缺,虽然普普通通但又与生命息息相关。 它是古人...
-
>
【品味】《你不懂面包》
编者按 面包控必读经典!日本面包推广协会,教你从零开始认识面包。超过70种面包种类花样吃法,让你手中的面包更好吃。早餐、晚餐、下酒菜、宴客,...
-
>
【品味】《知己》
编者按 如今,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,养生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,很多九零后早已加入了养生的行列,但泡枸杞、上健身房就是对身体...